答: 一、掌握苗木特性
不同的苗木的生物学特性不同,要在掌握苗木特性的基础上,注重与实践相结合,通过苗期测试、无性系对比林测试和区域化试验等,做到适地适种,不盲目引种。根据苗木品种特性繁育,是提高育苗成活率、抢占市场的关键环节。
二、选择圃地
所谓选择圃地是指应选择排灌方便、土壤肥沃、土质疏松的田块,圃地质量的高低,对苗木生长量影响很大,如圃地选择不好将造成严重后果。
1、不注意选择圃地,盲目定位,达不到苗木生长所需的水、热、养、气条件,使苗木滞长,出现僵苗、小老苗现象,即便再增加施肥量,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;
2、不注意培肥和改良土壤,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,营养成分降低,从而影响苗木生长量。
三、合理施肥
根据土壤性质施肥,以促进苗木根系发育为原则,将氮、磷、钾肥与有机肥合理混合施用,不仅可以节省劳力和时间,而且能提高肥效,减少氮的淋失,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。一般情况下,基肥的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60%,苗期追肥的施用量占40%,且苗期追肥应本着“根找肥,肥不见根”的原则施用。
四、处理种子、种条
若采用有性繁殖,播种前首先应净种,因种子从母树上采集的常常是果实,杂质较多,净种处理时可用筛子筛过后再用水漂洗。其次应消毒,消毒处理可使用药物或石灰水。再之应催芽,催芽处理要在温室内进行。若采用无性繁殖,扦插前,种条需贮藏,方法是将剪好的种条按上粗下细的顺序均匀打捆,采用挖窖沙藏法储藏。挖窖深度一般在50厘米至70厘米之间。贮藏时应颠倒种条极性,使之根基部朝上。储藏时间按苗木品种特性而定,以种条基部形成不定根、恢复愈伤组织、控制发芽为原则。
五、及时灌水
及时灌水是指在恰当的时机灌水,不宜采用“小水勤浇”的灌溉方式,具体应把握五个时机:
一是苗木播种前灌水。此时灌水应观察土壤是否湿润,视情灌水。若采用扦插育苗,则应在扦插后灌水,首次水一定要灌足;
二是苗木出齐后灌水。此时灌水不宜过大,以保持圃地湿润、提高地温为原则;
三是苗木追肥后灌水。此时灌透水,不仅能防止苗木产生肥害,而且能使肥料尽快被苗木吸收;
四是苗木封头后灌水。此时灌水有利于提高苗木胸径,延长落叶时间;
五是苗木冬眠后灌水。此时灌水既能保护苗木根系,使之继续吸收营养,又能渗透于土壤中,使苗木不被冻伤。